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黑龙江绥化市:“十四五”加快推进建设一批风电、光伏项目


日前,湖北红安县政府印发《红安县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文件提出,切实保障能源安全。建立能源供需形势监测机制。在迎峰度夏(冬)、极端天气期间做好能源保供监测、研判和调度。完善能源运行监测体系,统筹各类发电资源,加强高峰时段发电顶峰供电能力。推进华润风电、光伏以及储能电站建设,确保电力稳发稳供。

原文如下: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安县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火连畈茶场、红安高新区管委会,县政府有关部门:

《红安县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4年4月1日

红安县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黄冈市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结合红安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以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打造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重要功能区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任务

(一)坚持生态优先,加快长江流域高水平保护

1.扎实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深入实施《红安县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细化流域底图单元,统筹推进江河湖库、左右岸、上下游、干支流协同治理。推动编制《高桥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以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地质灾害安全五个方面的问题为导向,以“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为目标,扎实推进太平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加强重点水体水华防控、汛期污染强度管控,有效防范化解水环境风险。〔责任单位:县政府办、县发改局、县自规局、市生态环境局红安县分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科经局、县住建局;以下各项任务均需乡镇(场、处)参与,不再单独列出〕

2.强力推进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持续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加强城乡污水截污控源,实施城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和综合治理工程,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补齐集镇和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升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水平。(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红安县分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

3.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大力实施《红安县2023年冬至2024年春国土绿化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统筹推进山体、水岸通道、镇村绿化。推进金沙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治理,推动湿地高水平保护与修复。持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常态化开展禁渔联合执法行动,坚决打击非法捕捞犯罪行为。加大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责任单位:县自规局、金沙湖湿地公园、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红安县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公安局)

4.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持续推进红安县长江经济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大行动。贯彻落实《黄冈市碳达峰实施方案》,重点推进“碳达峰八大行动”,促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积极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开展GEP核算,推进水资源、文旅资源可量化、可交易、可变现。深化长江大保护金融创新实践,探索开发“两山贷”“生态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加大对绿色产业融资支持力度。加大节能环保宣传力度,持续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二)坚持创新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5.强化科技支撑。支持引导企业开展绿色关键技术研发,积极向上争取一批(含县级)科技计划项目。充分发挥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黄冈分平台作用,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绿色技术产业和企业。(责任单位:县科经局、高新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6.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立足“一县一品”“一业一品”,推动特色种养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打造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湖北重要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建设农业强县。围绕“两红(红苕、花生)两茶(油茶、茶叶)一菜(蔬菜)一药(中药材)”六大特色产业,加快补齐产业链短板。打造引领品牌,倡导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发展模式。(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7.推动制造业集群发展。坚持“工业强县、产业兴县”战略不动摇,建立健全产业链“链长+链主+链创”机制,大力推动家居建材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红色文旅产业、高端装备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以原材料保障、研发设计、智能制造、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物流体系为重点,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新趋势,以需求为导向,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要素,不断健全产业链、融合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打造布局集中、竞争力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现代化产业集群。持续实施“技改赋能、制造焕新”行动,引导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转型突围。建立大中小企业梯次培育工作机制,打造一批领军型、头部型、链主型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园区数字化转型,提升园区智慧化水平,支持高新区进行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园区建设。(责任单位:县招商中心、县科经局、高新区、县发改局)

8.促进长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擦亮“红安永远红”旅游名片,以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和黄麻起义纪念园5A景区创建为龙头,构建“六区一路一环一河多节点”的红色文化旅游空间格局。不断加强与湖北文投、深圳鼎彝等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成立红色文旅资源运营公司、设立文旅产业投资基金,实施黄麻纪念园游客中心综合体、恒丽酒店、国力信达康养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打造《红安亮剑》《黄麻起义》等一批沉浸式剧目和文化小剧,形成一批精品线路,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发展。深入推进文旅康养业融合发展,谋划建设帝王湖、九龙吟等康养区,推进董必武故居纪念园等创建3A级景区,加快钓鱼台文旅康养小镇、高桥亮剑文化产业园、帝王湖景区向4A景区迈进。办好2024年中国红色旅游推广年盟年会和首届湖北红安红色文化旅游节,指导乡镇结合地域特点,筹办茶叶节、红苕节、知青文化节、荷花节等节会活动。常态化承办“东坡庙会”红安分会场春节季、五一季、十一季系列活动和全县群众、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责任单位:县文旅局、高桥镇、旅投公司)

(三)坚持内外联通,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9.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红安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重点推进“两高两红”项目,支撑全域互通互联,积极融入武鄂黄黄都市圈。加快沿江高铁红安段建设进度。加快推进京九高铁(红安段)、武红高速北延线前期工作,加快G346红安县二程至上新集段、G346红安县桃花至杏花段、S234红安八里至韩集段新建工程、S234和S334黄陂段连接线道路等国省干线和重要县乡道提档升级,强化县域南北向及北部山区交通体系。继续推进建设“四好农村公路”示范镇,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力创建省级“全域公交一体化”示范县。加快推动城市公交和出租车电动化,完善交通客运站场电动汽车充换电配套设施,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责任单位:县交通局、县发改局、县自规局)

10.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围绕红安县“2+2”主导产业,引进农产品加工、红色文旅、家居建材、装备制造等企业落户红安。有序承接武汉市一般制造类、专业市场类、公共服务类等非核心功能疏解,以红安高新区为主要载体,量身定制专业园区。加强现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承载能力。(责任单位:县招商中心、高新区、县发改局、县科经局、县自规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农村局)

11.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搭建开放合作平台。加快建设红安县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新业态。深入参与国际国内经贸合作,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消博会等境内外知名展会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规则,促进内外贸规则有效衔接,培育1—2家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深化与宁波对口合作,围绕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推动特色产业合作、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化人才引育合作等五个方面,推进园区合作共建,发展飞地经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强力推动“六改六办”,实现高频事项全程“网办”“好办”,高频主题“一件事一次办”,告知承诺容缺办。(责任单位:县科经局、县发改局、县文旅局、县卫健局、县政数局)

(四)坚持协同融通,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12.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开展强村行动,充分盘活利用农村资产资源,探索通过资源发包、物业出租、资产参股等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探索小流域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路径,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基础,推进污水治理、垃圾分类,实现乡村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以“两区四线”为重点,统筹推进农房风貌管控、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数字乡村、清廉村居、省级和美乡村示范片等建设,创建美丽乡村示范点,打造一批景区标准、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自规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住建局、农发集团)

13.加快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以城市集中高质量发展为路径,实施小区、社区、街区、片区“四区联动”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县城功能集成、产业集中、人口聚集、要素集约。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优化县城空间布局、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县城建设品质、吸引人口向县城聚焦。加强历史文化活化利用,实施片区更新,建设文化街区。科学划分治理单元,强化小区物业管理,建设完整社区。优化县域产业布局,发展主导产业,提高投资强度、产出强度。制定出台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打造相对集聚、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的产业布局体系。(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科经局、县招商中心、县发改局)

14.着力建设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深入实施《红安县推进武汉都市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聚焦共建武汉都市圈交通网络、科技创新、产业协作、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对外开放等重点领域,重点实施产业协同发展、交通互联互通、科技创新协同、生态共保联治、公共服务共享等主要任务,推进武汉都市区环线黄陂至新洲段(北段)红安段及互通工程、红安县高新区泛家居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太平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建设。推进政务服务“一圈通办”,共享都市圈教育、医疗、文旅等优质资源,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交通局、高新区、县科经局、县招商中心、市生态环境局红安县分局、县政数局)

15.着力推进跨省跨区域协同发展。积极推动毗邻地区合作,聚焦特色产业、公共服务、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开展共建共享。与宁波、余姚全面深度合作,聚焦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完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绿色低碳发展、共同建设产业合作平台载体等五大合作领域。着力创建红安、大悟、新县、光山、金寨等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沟通机制,力争实现交通互联互通、流域协同治理、红色旅游资源共享、产业发展协作等。(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交通局、县科经局、县招商中心)

(五)坚持安全发展,筑牢重点领域安全底线

16.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持续开展耕地土壤污染成因排查和源头防治,提高耕地质量和等级,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加快推动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大力推进福德桥中型灌区新建工程项目,提高农田灌溉保障能力。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业创新,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健全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推进粮食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粮食仓储能力和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水平。(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自规局)

17.切实保障能源安全。建立能源供需形势监测机制。在迎峰度夏(冬)、极端天气期间做好能源保供监测、研判和调度。完善能源运行监测体系,统筹各类发电资源,加强高峰时段发电顶峰供电能力。推进华润风电、光伏以及储能电站建设,确保电力稳发稳供。积极争取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对我县天然气供应支持力度。加快推进红安产业园LNG储气设施项目建设进度,提升天然气安全保供能力。(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交通局、县自规局、国网红安供电公司)

18.着力构建现代水网。衔接“荆楚安澜”现代水网,编制完成《红安县“灵秀红安”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福德桥中型灌区新建工程,深入开展尾斗山、檀树岗及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力保障水库防洪安全。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推动农村饮用水安全提档升级。不断加强和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从整体上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责任单位:县水利和湖泊局、县应急局、县发改局、县自规局)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学习宣传。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部署上来,推动全县上下理论学习走深走实。

(二)强化组织领导。县发改局(县长江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督促检查、调研评估等职责,协调解决方案实施中的难点堵点问题,重大情况及时报县委、县政府。县直相关单位加强督促指导和行业监管,跟踪监测落实情况,推动重点领域改革,科学统一谋划,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三)强化推进落实。严格执行《长江保护法》《〈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试行,2022年版)〉湖北省实施细则》。强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机制,积极争取政策性资金支持,主动对接中国节能环保、长江生态环保等国有企业,拓展资金渠道。谋划实施生态保护、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区域协调等领域重大项目,强化清单式管理,抓好项目调度和督导,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